食在天易⑦丨“食掌柜”黄建设:“我这辈子,只做菜!”
发布日期:
2022-08-06
浏览次数:

工作人员正在加工猪扇骨。(记者 丁玉洁 摄)

食掌柜在生产扇子骨

“食在天易”系列报道⑦

“食掌柜”黄建设:

“我这辈子,只做菜!”

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玉洁

5分钟出一道菜,8分钟炖一锅汤,厨房新手秒变大厨……这不是演戏,而是预制菜带来的一轮“厨房革命”。

你也许没有听说过预制菜,但或多或少都吃过。从家庭餐桌的速冻包点到酒店宴席上的梅菜扣肉,都属于预制菜的范畴。有机构数据分析显示,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3459亿元。

在湘潭天易经开区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,湖南卡卡湾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前身为湖南食掌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)董事长黄建设,为我们泡上一壶安化黑茶,徐徐讲述起他如何从厨房小工成长为预制菜“食掌柜”的故事。

创业

黄建设爱喝茶,尤其钟爱安化黑茶。作为从安化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放牛娃,他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。

幼时,他放牛归来,喜欢跑去村头看厨师下厨。回家后,他有样学样,用放牛寻回的野菜和家中的食材烹调。16岁那年,他走出大山,北上南下拜师学艺。或许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勤快,他打动了厨房里的大师傅,渐渐学得蒸、炒、焖、腌、炖等不同手法,也练就了一手挑选优质食材的本领。

从厨房小工,逐步成长为全国知名餐饮连锁企业的厨师长,这样的飞跃,黄建设觉得还欠缺些什么。

在充满烟火气的后厨与食客盈门的前庭间周旋多年,黄建设熟悉餐饮行业的每一个痛点。有没有一种方式,能让顾客更方便地品尝到大厨的手艺?他将目光投向了预制菜市场。

辞职,创业!

2005年,从长沙星沙的一家小厂起步,再到岳阳湘阴扩建食品厂,黄建设的事业越做越大,“逢年过节,客户甚至开车来厂里蹲点,生怕抢货不到。”

2019年,出于扩张需要,黄建设四处物色新的厂房。湘潭天易经开区的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,被他一眼相中。由此,黄建设在湘潭购买3栋厂房,增建1万余平方米的新厂,不同类别的产品、生产线同步运作。

“把安化的好东西带出去,帮一帮山里的乡亲们。”2020年,黄建设实现父亲的梦想,在益阳安化投建纸包腊肉工厂。

黄建设和妻子彭林英,一个管研发,一个管销售,配合默契。17年间,依托雪峰山脉、资江流域的原生态地域选料、生产、加工,以湖南土菜、湖南腊味为主打,他们一手打造出“食掌柜”“厨艺先锋”“湖湘肴”三大品牌,每年不断推陈出新,上市品种过百。

多赢

8月3日,我们透过玻璃窗看到,在位于天易经开区的生产车间内,酱卤类、酱腌类、生制品类三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。当天排产的,正是椒盐扇子骨。

“猪扇骨这一部位,肉质很好,吃起来细嫩鲜美,是我们的招牌产品。”黄建设介绍,这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高,每月卖10来万包不成问题。

1.5万平方米的恒温仓库内,各色产品堆成高高的码垛。江南小炒、相思双脆、深海脆脆螺、黄焖羊肉、老坛红薯叶等菜色,令人目不暇接。

“别看红薯叶不打眼,它可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。每年我们要向湘潭、安化农村的基地采购几十吨。”黄建设颇有些自豪。

事实也如他所言。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,一头连接市场餐桌,能够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
尽管旗下管理着好几家企业,事务繁忙,黄建设始终“盯着”产品研发一线。他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吃槟榔,唯独好一口茶,为的就是保持敏锐的味觉。调研团队走遍全国,每研发一道新菜,都要耗时两三个月。“其他公司喝下午茶的时间,我们公司在忙着试菜。”客服部负责人李新丽“抱怨”,公司的女孩子因此都胖了一圈。

经历反复调味、试吃,开展理化检测、微生物检测、重金属检测,都是每一款产品上市前的“必修课”。黄建设的公司也在2021年中国湘菜产业链总评榜中荣获“预制湘菜标杆企业”。

2021年,公司年销售额超1亿元,合作商包括华天集团、彭厨等。2022年,预计仍以30%的增速迅猛发展。

接下来,黄建设还有哪些“小目标”?

“我这一辈子,只做菜。”他说,未来,或将实行集团化运作,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为更多的农耕者谋福利。


相关推荐